首页 » 市场信息 » 汇发展动能 从市场主体变化探析荆州经济发展潜能

汇发展动能 从市场主体变化探析荆州经济发展潜能

时间:

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发育的“细胞”,其数量的多少、规模的大小、结构的优劣,衡量着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。

随着近年来荆州经济持续向好,人们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。来源于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,如今荆州市场主体总量已近30万,草根经济和涉农主体尤为活跃,这得益于荆州人“不安分”的创业基因,荆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,以及荆州丰厚的农业资源。

上期《产经周刊》记者探访了市场主体的生存状况,相关专家解答了部分新设主体在荆州迅速发展的原因. 创业个体应如何发力、 相关部门要如何扶持?市场主体的增加到底为荆州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?本期《产经周刊》为您解答。

近日,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,排队办理相关证件的市民依然不少。工商窗口首席代表吴伯谦,正忙碌着刚刚正式实施的“三证合一”工作。

说起始于去年的市场主体发展井喷态势,吴伯谦描述了去年3 月时服务窗口工作场景:“整个办证大厅每天站满了前来办证的市民,窗口的工作人员连去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,一段时间忙下来,有同事颈椎病都发作了……”

去年,荆州市场主体新增6.3万户,市场主体总量近30万户。这个数据意味着,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荆州家庭有了自己的创业项目。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的局面正逐步形成,而市场主体的增加,正为荆州经济的发展积聚起更大能量。

高手在民间,破茧可成蝶。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带来的,是民间资本向市场的聚集,是民间创业驱动的创新投资,这明显区别于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。

创业带动就业

梳理近年来荆州创业之路上的亮点——2009年,荆州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之一;2012年,荆州市跻身“全国创业先进城市”;2013年,市委、市政府《关于深化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意见》、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促进就业增长和企业发展的意见》相继出台……

不知不觉间,荆州正成为一片创业热土。

据人社部门对近几年来参加创业培训人员的统计数据显示:2012年培训6087人,2013年新增到6885人,2014年人数达到7061人。

创业者的逐年增加,带来就业人口的乘数效应。2009年至2011年,荆州市新增创业约1.8万人,带动约8.4万人就业; 2012年至2014年新增创业2万人,带动就业约9.1万人。其中,个体户吸纳82484人,企业吸纳就业8860人。

数据还显示,第一产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增长最快,实有6.06万人,同比增长141.37%;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增加最多,实有79.28万人,同比增加20.34万人,占增加总量的80.91%.

产业结构不断优化

分析不同县市的创业者不难发现,大多数创业者都是立足当地主导产业开展相关项目的创业。调查报告显示,中心城区创业者多以工业及商贸服务业为主,其中,沙市区商贸服务类创业约占25%,荆州开发区机械制造类创业达40%.

在一些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县市区,创业者们则多以种养殖创业为主。在监利, 1800余名创业者选择依托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发展模式,成立水产养殖基地,创立合作社,带动就业近4000人。

此外,一些创业者大力依托当地劳务品牌实现个人创业的成功。在国内,石首市建筑防水业务已成为品牌,占据国内80%的市场,目前该市建筑防水创业者已达2600余人,带动就业10万人。

仅去年,第三产业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4460户 ,占 新等 级市 场主 体总 数的82.42%。批发零售业、居民服务业、农林牧渔业和住宿餐饮业为登记数前四位的行业,其合计数量占到新登记企业总数的90%以上。

此外,荆州市现代服务业、高科技产业等领域创业人群也在增多。去年,新登记注册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有426户,同比增长598.36%;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62户,增长47.62%。

“简政放权”助“落地生根”

在近日召开的全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、创新政务服务管理工作会上,荆州市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式启动。 2015年,荆州市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大力简政放权,加快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,积极创新审批服务方式,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“清障搭台”。

行政审批事项的进一步清理规范、网上审批系统的建立完善、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等,随着这一系列措施的“落地生根”,都将不断释放改革红利,激发民间投资创业的热情。

市场主体的持续快速增长将成为荆州常态,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积蓄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。

人社部门:落实完善创业扶持政策

如今,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,他们也成为荆州创业者的主要人群之一。人社部门统计数据显示,仅2014年,在全市创业培训6637人中,有大学生3650人;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86笔、4.4亿元,其中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8笔、857万元。

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,荆州市制定《荆州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(2014—2017年)》。到 2017年,荆州市将扶持3500名大学生在荆成功创业,成功组织申报大学生创业省级项目200个;依托各高校共建不少于5 个创业学院,在荆高校均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;新建大学生创业(孵化)基地20家,争创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家以上。

人社部门围绕落实小额担保贷款、创业扶持补助、创业培训补助、社会保险补助等扶持政策,新出台20个扶持创业促进就业配套文件。同时,推动完善鼓励城乡劳动者创业的财税、金融、工商、场地扶持政策,探索抵押质押方式、担保形式,创新小额担保贷款机制等。

工商部门: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

自去年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正式启动以来,各行政服务窗口实行登记注册“一表通”,实现工商、质监、地税、国税“四证”联审联办,“先照后证”制度优化准入环境,取消注册资本10万元的登记门槛等制度,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。

随着创业人数的激增,市场活跃程度提升,工商部门迅速建立培训、台账、统计、交流等四项机制,落实创业帮扶措施。今年年初以来,部门受理大学生自主创业咨询420人(次),指导192名大学生办理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手续,帮助大学生争取创业资金近600万元。

作为市场服务监管部门,市工商局还重点引导生产加工型、连锁经营型、科技创新型的个体大户转型为私营企业,引导个人独资企业、合伙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。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,帮助建立动产抵押、股权质押、商标权质押等助企融资联动机制,积极组织银企对接,推动企业盘活存量动产,缓解资金困难。此外,精选一批具有行业领先潜力、市场竞争能力强、自主创新能力强、带动能力强的私营企业,培养企业为上市后备企业,引导企业与资本市场接轨,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。

同时,立足部门职能,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,帮助企业打造品牌。按照目前增长情况,至今年年底,荆州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将有望突破10000件。

产经观察

让民间资本流动起来

高手在民间,破茧可出蚕。

荆州市场主体近30万,高速增长的数字背后,是新设主体的迅猛“出生”,是越来越多创业者激情创新、释放活力的体现,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正逐步成为荆州经济发展的“新引擎”。

掘金改革红利, 市场主体的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荆州常态。从市场主体分布的行业类型不难看出, 新设主体的出生成长正是基于各地资源优势及产业发展基础,这促使区域产业发展趋向平衡,产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。

此外,市场主体快速发展,更显现了民间投资信心的明显增强。现阶段,传统的投资、出口、消费“三驾马车”全线趋稳,传统经济发展红利消失正在加速,而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创意和无限财富。荆州市场主体的快速增加,正是带来民间资本的市场聚集,是民间创业驱动的创新投资,成为推动经济稳定前行的又一重要推手。

同时,也只有将简政放权落到实处,把“大道至简, 有权不可任性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才能真正降低创业门槛,激发全民创业创新的热潮。